杨英龙 扈 彬
在印度洋阿拉伯海北岸浅褐色的戈壁上,两个巨大的圆形穹顶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雄伟,穹顶周围塔吊林立,近万名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工人正挥汗如雨,紧张施工,这就是正在建设的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核电站工程。该工程作为“华龙一号”在海外的首堆工程,是国家实施“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国核电“走出去”的标志性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卡拉奇的电力短缺。陕建安装集团在这里承担了BOP(辅助系统工程)42个子项目的施工。
融入核文化 劳务属地化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陕建安装集团就“借船出海”,参与了阿尔及利亚重水反应堆施工。近年来,该集团积极挺进核电高端市场。2016年,经过激烈竞争,他们成功中标,成为我国首家进入核电施工的省属国企。项目部成立后,面对繁复的核电安全质量体系,他们将融入核文化作为干好工程的突破口,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颁发的《核电厂和其他核安全质量保证体系》,编制细化工作管理程序文件,从管理体系上实现全面接轨。
传统施工多是结果导向,但核电施工则是过程导向。为确保焊接过程正确,他们将图纸上每个焊点都编上号,给每名焊工发一张工艺卡,上面标明姓名、焊接类别、电流,范围等所有信息,焊接时专人监督,完成后多次探伤验证,用闭合的体系监督将隐患消除在过程之中。
核电建设禁止维修返工,要求“共因事件为零”,用通俗的话翻译过来就是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42个单体点多面广,交叉作业多,常常让BOP成为施工孤岛,他们就提前策划,既要为常规岛和核岛施工让路,又不能耽误工期。但这还不是最困难的,最头疼的是材料不能按时进场。由于当地经济落后,工程99%的材料都要从我国进口,甚至连砌墙的加气块也要从国内运过来。卡拉奇港口因吞吐量有限,再加上罢工游行等影响,运送时间至少都超过2个月,最长的甚至超过半年。面对近2万种材料的采购运输,他们四处奔走,八方协调,不得已,就将大部分材料采购时间提前到半年以上。
为扩大当地劳动力就业,项目部还大量聘用巴籍劳务人员。他们通过中国员工带巴工骨干,巴工骨干带巴工的方法,教授巴工中文,培养他们的工作技能,尊重他们的宗教习俗并提供便利,赢得巴工的普遍信任。一位巴工通过焊接技术考核工资提高了,未来也更容易找到工作,他连连高兴地说:“陕建很OK!中国很OK!”
跨过“三道关 ” 他乡变故乡
在卡拉奇施工,必须要跨“三道关”。
第一道是天气关。卡拉奇常年炎热少雨,夏季接近50度,冬季也达到30度,几乎天天是晴空万里,烈日当头,去年更是没有下过一滴雨。酷暑,是对每一个人生理极限的挑战。夏天每次出工,大家身上都揣满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用品,可每天仍然一些人因中暑败下阵来。下班回来,人人看上去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衣服一拧水流不止。因为嫌流汗眯眼,一些人就干脆剃成光头,额头上系上毛巾阻止汗流,远远看去就像陕北老汉。为了补充流失的盐分,他们在开水中加上盐,饭菜味道也全部偏咸。他们笑着说:“来到卡拉奇,你才会体验到什么是重口味,明白什么是火热的生活。”
第二道是生活关。除了热,蚊子也是这里的常住民,它们不仅个大量多,而且叮起人来也是霹雳手段。一次,一位员工因蚊子叮咬甚至被送回国内治疗。一年四季,电蝇拍、风油精成为这里的标配。
由于水土不服和水质差,每个新来的人员,都要经历一场腹泻和嗓子发炎的严峻考验。吃不上蔬菜,项目部就自力更生,在居住的房子周围,开辟出一块块菜地,种上西红柿、茄子、青菜、萝卜等,让这片青褐色的戈壁有了一抹绿色。
第三道是精神关。这里远离城区,荒无人烟,员工进现场一待就是一年多,日复一日生活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再加上手机信号弱,网速慢,精神上非常枯燥。为此,项目部配备专职支部书记,建立职工活动室,经常开展羽毛球赛、健身跑等文体活动,让大家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和思乡之情。
“每个人都必须跨过这“三道关”,才能扎下根,将他乡变故乡。”项目经理刘海涛深有感触地说。
无怨无悔 只为这份荣耀
程强和刘红玉是一对80后小夫妻,来卡拉奇已两年多了。2016年,妻子刘红玉是项目商务经理,本来打算投标交底完就回国,但工程走不开,一拖就是两年,丈夫程强是技术部经理,编方案,提材料计划,扫清技术上的“拦路虎”。说起生活的苦和工作的难,他们笑得很灿烂,因为已经习惯了。“能参与“华龙一号”,本身就是一种荣耀。”刘红玉说。但说到正在上幼儿园的三岁女儿,两人瞬间泪流满面。“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工程完了赶快回家生二胎,否则年龄太大就来不及了。”刘红玉抹着脸上的泪水笑着说。
项目总工陆长星的心里,最愧疚是她的妻子。妻子在老家带着两个孩子上学,还要照顾老人。每次回家期间,他都会“强迫”妻子什么活也不要干,从做饭到洗衣,家里所有的活他都全包下来。“我只能用这种笨办法来弥补,因为我再也想不出其他办法了”。他眼里泪水打着转说。
去年,安全总监肖勇的父亲癌症晚期住院,但因工地忙回家的日期一拖再拖,直到一天凌晨弟弟打电话说父亲走了,从来有泪不轻弹的他,再也抑制不住悲伤失声恸哭……
在这里,他们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大家在一起,天南海北什么都可以聊,唯独不能聊家人。谈到“华龙一号”,他们脸上洋溢着自豪;说到种种困难,他们脸上平静从容,唯独谈及家人,个个眼圈发红。
如今,他们施工的部分BOP子项目已进入调试移交阶段,不久将为核岛和常规岛提供能源,预计2019年底全面完成。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多次受到总包方的肯定和赞扬,也为陕建集团未来进入核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锤炼了队伍。
站在波光粼粼的阿拉伯海边,望着巍巍穹顶下忙碌的身影,不由得心生感动。就是这样一群普通的陕建人,用汗水和智慧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树起了一座丰碑,汇聚起“一带一路”上的陕西力量!
绿讯网(绿色经济资讯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绿讯网(绿色经济资讯网))” 的作品,均来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总网电话: 13241999108(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241999108 邮箱:1776908900@qq.com 如未与绿讯网(绿色经济资讯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