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培佳 普洱摄影报道
在热映电影《一点就到家》里,返乡创业者彭昱畅、家乡创新者尹昉、外来闯入者刘昊然,三个人扮演的角色怀揣着电商梦、快递梦和咖啡梦组成了脱贫版“中国合伙人”。
电影拍摄地在云南普洱景迈山,故事讲的也是景迈山千年古寨发生的事。普洱市地处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交界,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市,山区面积占98.3%,其中景迈山以古茶林闻名,茶叶和咖啡是两大经济支柱;然而,这里几年前还有60多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一度超过三成,是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
为了打赢这场战役,现实中,这里每天都在上演“中国合伙人”的致富故事,他们是李娜倮、岩枪、二妹、南海明、李宪兰、娜满……
《华夏时报》记者近日在普洱采访时见证了他们的故事。普洱市常务副市长胡国云则向记者历数了普洱打造“绿色经济试验田”要实现的一个又一个梦想,每一个梦想的背后都是一个优势产业,比如茶叶、咖啡、民族文化、中药材、坚果、蜂蜜……路径的方向就是让所有人不再贫困。
一场快乐歌舞
“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是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最响亮的名片。
老达保极具拉祜族特色的传统村寨位于普洱市澜沧县东南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牡帕密帕》的保护传承基地之一,也是《快乐拉祜》唱响的地方。
时隔3年,《华夏时报》记者再次到访,人未到先闻歌声:“吉祥的日子我们走到一起,共同把心中的歌儿唱起来,蜜样的幸福生活滋润着我,拉祜人纵情歌唱”。走进大山深处的寨子,灰白石板路、青瓦木板房、民族特色文化墙、拉祜文化传承馆、歌舞演艺广场,村民翩翩起舞,歌声婉转清澈。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深度贫困村。
快乐拉祜演出现场
“过去的老达保,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贫困村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靠天吃饭,广种薄收。”据勐根村第一书记胡红介绍,在2013年以前,“交通基本靠走、喝水基本靠背、通信基本靠吼”形容的正是老达保村,那时村寨贫困发生率高达79%。
57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石开的歌声和舞蹈里满是幸福,但他却说:“以前的日子很苦,我们没有文化,一年只穿一双鞋子,温饱都难。”30多年前,李石开把吉他带回村寨,受此熏陶,女儿李娜倮13岁学会了吉他弹唱,16岁开始创作歌曲,她所创作的《快乐拉祜》《实在舍不得》等曲目脍炙人口。在她的带动下,全村自创的拉祜族民歌达到了300多首,老达保这个偏远山寨成为远近闻名的拉祜文化名村、旅游产业新村。
在胡红的规划里,立足老达保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对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传承发展,引导拉祜族群众通过“唱歌跳舞”实现脱贫致富。李娜倮2012年当选为中共十八大代表,她和父亲也成了当地脱贫的“领头雁”。
2013年6月,由老达保村民自发自创的演艺公司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成立,李娜倮成为副董事长,村民全部入股。此后几年,李娜倮带领村民把朗朗上口的拉祜歌曲唱上了央视舞台、唱进国家大剧院,还漂洋过海唱到国外。到现在,完成就地演出730余场次,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外出商演200余场,演出收入407万元,群众分红325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27万元,演艺人员年人均分红达1.6万多元,有效带动村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农忙的时候在地里忙活,客人来了,能抽出时间的村民就参加演出,放了学的孩子也走上舞台;家家都有茶园,收成也不错;民宿、餐饮和特产也有增收。”李石开说。
一片普洱茶叶
景迈山的茶叶生意让南海明对芒景村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位于澜沧县惠民镇境内的景迈山,总面积162.3平方公里,不仅有全世界迄今发现的种植年代最久远、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千年万亩古茶林,还有历史久远、原生态文化保留和传承完整、原始风貌浓郁、民族特色突出的古村落。
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
十几年前,景迈山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缓慢,群众增收致富十分困难,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落后。2007年以来,依托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资源,打造景迈山品牌,以茶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扶贫开发,以此打造的糯岗傣族古寨和翁基布朗族古寨,分别保留和传承了傣族、布朗族原生态文化,原始风貌浓郁,自然风光秀丽,翁基古寨更是被誉为“千年布朗古寨”。
芒景村是景迈山上两个村子之一,南海明是这个村的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村子里每家都有几十亩普洱茶园,以前都把采下来的茶叶原料一斤几十元就卖给了茶商,收入还不够成本;茶叶品牌树起来后,村民经过专业培训,深加工的普洱茶斤价卖到了几百甚至上千元;不仅如此,从茶产业出发,寨子里的茶室、餐饮、民宿文化旅游经济也红火起来,现在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3万元。”
和记者走在翁基古寨石板路上,南海明讲了比村民收入提高更让他高兴的事:以前有点文化的后生根本留不住,年轻人都去了外地打工,这几年陆续回来了很多,寨子里就有生意做,有的还把茶店一条龙开到了北京马连道。
而在澜沧县委副书记、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杨春高看来:“以后还会更好。”
目前,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被列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正在加快推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随着景迈山名气、人气不断提升,带动了旅游和茶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2019年景迈山景区共接待游客57.3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37亿元。
“景迈山共有茶园面积7万亩,其中古茶林2.8万亩。”杨春高在景迈山古茶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正在进行的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将带动整个普洱市茶产业提质增效,并联动一二三产业发展,擦亮普洱茶的金字招牌。”
龙头企业则率先开始布局。普洱茶投资集团董事长杨绍荣在2019年就与澜沧县富邦乡签订了普洱茶产业脱贫项目,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合作模式,在富邦乡投资1550万元建厂。
要知道,总人口263.7万人普洱,涉茶人口达125.3万人,意味着近一半人基本靠茶叶生活,大多数还是地处大山里的被脱贫人群。
美丽的织锦和勤劳的蜜蜂
五颜六色的织锦挂满了偌大的展示厅,织锦的女工一边纺织一边欢歌笑语。
从原始社会末期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普洱西盟县,较为完整地保留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佤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的历史文化都是靠口耳相传,因此传承下了蕴含着丰富的佤族传统文化内涵的佤族织锦。
“当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共有佤族织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1人。”西盟印象民族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宪兰作为佤族织锦非遗传承人,她的身后是数千名跟随她致富的佤族妇女。
2015年3月成立的西盟印象以“农村妇女﹢公司”的模式运行,现有固定织工68人,手织技工2000余人,年生产手工成品20000多件,公司探索以“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劳动力转移培训,优先安排优秀学员编织加工,让妇女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现在,西盟印象已培养了手工织锦技能人才3000余名,培训范围覆盖西盟县5镇2乡,依托佤族织锦手工艺为主体,生产打造纯手工佤族特色的传统服装、披肩、围巾、挎包、毯子等日常家居织品,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香港、俄罗斯等地,直接或间接为西盟县2000余名贫困户带来了就业机会,每人每年人均收入达6400元以上。
佤族女孩娜满在织锦
美丽的佤族女孩娜满以前在广东工厂打工,技术工每月有四五千元,但是背井离乡工作压力很大;后来结婚有了小孩,就在家门口学起了织锦,仅这一项收入就不比打工少,既能照看孩子,还能照顾家里的农活。用她的话说:“现在肯定不想出去了。”
不想外出打工的还有岩枪和二妹。
在西盟县勐梭镇班母村位于山坡上的中蜂养殖场,皮肤黝黑的26岁佤族小伙岩枪正在照管蜂场。3年前,只有初中学历的岩枪从打工地广东回到家乡,正逢西盟引进丁氏蜂业帮助群众发展中蜂养殖产业,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勤劳致富带头人培训计划。
培训结束后,岩枪因为表现优异被公司留了下来,如今在照管蜂场的同时还直播带货。起早贪黑地忙作,很多时候,岩枪是借着路灯才打开了摄像头,已拥有几万粉丝的岩枪最多的一次直播带货3万多元。而就在几年前,他家还是贫困建档立卡户,现在他自己的蜂场也开了起来。
靠养蜂致富的岩枪
同村的拉祜族姑娘二妹和岩枪一样,现在进行的是“甜蜜的事业”。记者在班母村看到,200箱蜂箱沿着山坡依次排开,这是二妹承包的蜂场。
初中毕业后,二妹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到县城打工,去饭店端盘子,在超市里当导购;勤劳的二妹后来去江苏打工,在服装厂每天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11点。2018年还是贫困户的二妹,遇上了西盟县组织工作队到乡下“党员一带一”的帮扶,到扶贫车间里学技术,参加养蜂培训班,从此走上了养蜂致富的路。
现在,不断成长的二妹加入了村组里的脱贫工作委员会,还是副组长,入了党,正带动周边更多群众致富,她一有空就在村组里挨家挨户收购土蜂蜜,在电商平台上卖,据说生意还不错。
西盟县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中蜂产业扶贫中,采取“托管式生产、孵化式培训、精品式打造”的模式,养殖中蜂7万群,带动建档立卡贫困群众9259户3.11万人,实现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
小蜜蜂托起了大产业。
绿讯网(绿色经济资讯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绿讯网(绿色经济资讯网))” 的作品,均来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总网电话: 13241999108(加微信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3241999108 邮箱:1776908900@qq.com 如未与绿讯网(绿色经济资讯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